亚洲AV特级猛片,青青在线2019国产视频,涩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伊人干在线热播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天藍地綠勤梳理 環保春風似剪刀
2018-01-02

  2017年以來,山東省借力環保督察,層層傳導壓力,狠抓責任落實,攻堅整治環保突出問題,促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圖為山東省環保廳廳長王安德(中)在濟寧市調閱督察檔案,了解地方環境執法規范化建設情況。

  2017年,是砥礪奮進、翻天覆地的一年——從中央到部省再到各市,環保督察密集展開,壓力層層傳導,生態環保從“督企”向“督政”轉變,山東全省形成“不負責就追責,不擔當就挪位”的新態勢,倒逼各級落實環保責任,積極主動作為;

  2017年,是鐵腕攻堅、氣勢恢宏的一年——省委書記、省長先后對環保工作作出100多次批示,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山東有史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層次最全的環保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定任務、壓責任、重實效,全面推進突出問題整治攻堅;

  2017年,是水碧天藍、流光溢彩的一年——全省環保系統與各級各部門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全力推動水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省PM2.5月均濃度頻現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值,“泉城藍”“淄博藍”“菏澤藍”……各種美圖刷爆朋友圈;

  2017年,是上下齊心、歡欣鼓舞的一年——全省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網格化監管體系覆蓋城鄉,“分級管理、全程防控、嚴管真用”的污染源監測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科技、生態、應急、固廢與土壤、核與輻射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齊頭并進。

  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鼓舞人心。山東省環保系統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肩扛生態文明職責,擔當改善環境質量重任,在建設生態山東、美麗山東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這天兒太美了。”

  “推開窗戶,天是大海一樣的藍!”

  “我家附近的河道治理的真漂亮,小區居民有福了。”

  ……

  剛剛過去的一年,身處齊魯大地,人人都能明顯感受到環境的變化,藍天多了,河湖清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

  2017年,山東省認真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借力環保督察,全力開展環保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持續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全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山東省環保廳廳長王安德對記者說:“去年以來席卷全省的環保風暴,不僅改善了環境質量,還促進了生產方式的轉變,促進了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促進了城鎮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改變,環境治理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日益凸顯?!?/p>

  環保督察,倒逼責任落實

  環境保護督察是中央一項重大制度安排,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從“督企”到“督政”的轉變,主要目的是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2017年3月,山東省首次組織省級環保督察。省委、省政府組成由省人大常委、政協常委分別帶隊的5個督察組,進駐10個市開展督察,共辦結群眾舉報案件3589件,其中責令整改排污單位2383家、關停取締966家、立案處罰642家,罰款金額達4327萬元,對62名違法人員實施行政拘留,對34名犯罪嫌疑人實施刑事拘留,約談1623人,問責606人。2017年6月,督察組向各市反饋督察意見,指出了290個需要整改的問題,目前已整改完成207個,問責478人,處罰2704萬元。

  2017年8月10日~9月10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山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對督察組轉辦的信訪問題親臨一線、督導落實。各級各部門主動接受督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清問題、查明責任、及時處理。督察組共交辦8170件群眾舉報信訪件,目前已全部辦結,并通過媒體公開了辦理情況。其中,責令整改企業10073家、立案處罰1471家,罰款10646.15萬元,拘留76人、約談1186人、問責1268人(其中處級干部44人),先后對39起典型問責案例予以曝光。

  借鑒中央環保督察期間群眾舉報問題的高效辦理機制,山東省委、省政府設立了高規格的日常環保督察熱線,建立完善督察長效機制,確保在中央環保督察結束后,群眾舉報仍然有高效的辦理機制,避免一陣風。

  按照“不負責就追責,不擔當就挪位”的要求,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層面《環境保護約談辦法》;省環保廳與省監察廳聯合出臺《關于強化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工作的意見》,與省委組織部等部門建立了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對環境保護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行為的問責力度。

  環保攻堅,解決突出問題

  為加快解決環保突出問題,山東省環保廳牽頭,會同發改、經信、住建等14部門,研究制定了2017年環保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山東有史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層次最全的環保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對全省攻堅行動作出全面動員部署。

  山東省建立健全攻堅行動督導調度機制,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將攻堅行動的進展作為重點督辦事項,開展了明察暗訪;省環保廳成立了督導調度辦公室,建立了工作臺賬、定期調度、公開通報、第三方評估等8項調度督辦制度,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促進每項工作按期開展。

  截至2017年11月中旬,山東省綜合整治攻堅方案確定的55項重點任務,已基本完成27項、正在推進26項、國家調整任務兩項。7個傳輸通道城市氣代煤、電代煤工程完工582109戶,驗收345821戶。全省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近8.5萬家,淘汰完成燃煤小鍋爐近4萬臺。全省820臺單機10萬千瓦以下燃煤小機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90.73%,1147臺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1.43%。

  在水環境治理和自然保護區方面,全省累計排查河湖違法建筑和違法活動數量52260處,已清理整治33116處;入河排污(水)口8011個,已封堵4148個;235個納污坑塘,已完成整治176個。全省禁養區內應關閉搬遷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數量46908個,已完成45858個。全省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共723個,已整改441個。

  重拳頻出,打響藍天保衛戰

  為嚴格落實“大氣十條”,山東省將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要求擴大到全省,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

  從2017年4月7日開始,環境保護部強化督查組進駐山東,重點對7個傳輸通道城市大氣污染防治進行督導檢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等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省環保廳黨組給每一位市委書記、市長寫了信,要求加強自查自糾、即知即改、立查立改。

  針對國家強化督查問題率居高不下的情況,山東省環保廳自2017年6月28日起組成7個督查組,對7個傳輸通道城市開展為期9個月的大氣省級強化督查,切實降低問題發生率、提高整改銷號率,改變被動局面。自2017年10月起,調整7個省級督查組為17個督查組,下沉17市進行督導,確保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實到位。

  為嚴控秋冬季大氣污染,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明確11項31條具體任務措施。省政府召開攻堅行動電視會議,出臺系列文件,加大督導督查力度。

  截至目前,環境保護部強化督查問題整改銷號率為92.9%,高于“2+26”城市整體銷號率12.9個百分點,問題發現率從開始的73.9%下降到目前的9%左右,低于“2+26”其他21個城市約9個百分點。1月~11月,山東省PM10、SO2、NO2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七省區市中位列第一,PM2.5改善幅度位列第二。8月~11月連續4個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均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值。

  舉措升級,鞏固提升流域水質

  近年來,山東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科學施行“治用?!辈⑴e的流域治污策略,以環境保護倒逼傳統行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推動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截至2016年底,全省水環境質量已連續14年改善。

  2017年以來,為進一步推進水污染綜合防治,山東省積極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省長與17市市長簽訂了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認真落實“半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的督辦機制。先后對12個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約談,對8個斷面責任地區實施了區域限批。

  山東省深入推進水環境管理,全面實行河長制,共落實各級河長5.2萬名。組織修訂了新一輪南水北調沿線、海河、小清河和半島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持續開展造紙、印染等十大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和黑臭水體整治,對872處“千噸萬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開展基礎環境狀況調查和規范化整治。

  2017年1月~11月,山東省列入“水十條”考核的83個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中,有50個屬于優良水體,占60.2%,完成并超過年度目標4.8個百分點;全省海洋環境質量狀況維持在較好水平,近岸海域全面消除了劣Ⅳ類海水。

  齊頭并進,環保路上競舸爭流

  圍繞全省環保中心工作,山東省環境監察、監測、科技、生態、應急、固廢與土壤、核與輻射等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碩果累累。

  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山東省積極開展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省委深改組提出的118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中已完成92項,全省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有序實施,環評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

  為強化環境監管、打擊違法行為,山東省建立了公安檢察環保聯動執法機制,截至11月底,全省各級共開展聯合執法行動700余次,環保部門實施處罰環境違法案件4萬余件,罰款13.15億元。建立覆蓋全省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單位、到崗位,有力推進監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大大提升了監管效率。

  圍繞保障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環境監測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以“技術創新”反制“技術造假”,應用在線數據破解執法瓶頸,初步形成“分級管理、全程防控、嚴管真用”的污染源監測管理模式,為全省環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平時抓預防,戰時抓應急。山東省積極開展全省環境應急實兵演練暨監察監測技術比武競賽活動,鍛煉隊伍,錘煉執法,全力打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環保鐵軍。抓好重污染天氣應對,2017年全省17市共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96次,應急期間,全省累計停產工業企業16293家(次),限產12697家(次),停工工地12737個(次)。

  山東省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制定了《山東省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管理規程(試行)》《山東省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指標(試行)》,促進創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曲阜、榮成榮獲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

  為有效突破環境瓶頸問題,山東省堅持以科技標準引領倒逼環境治理,努力構建環境標準管理、環??萍贾魏蛨@區基地創建3個體系,變行政命令為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目前,山東省已發布實施69項地方環境保護標準,鼓勵利用高新技術解決環保實際問題,科技標準體系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土壤和固廢污染防治方面,山東省已制定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初步方案,布設核實1.2萬個土壤監測點位。加快推進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嚴厲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已建成116個危險廢物收集、利用和處置項目。

  為保障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山東省積極推進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網建設,推進核電廠監督性監測,開展全省放射源和工業輻照加速器安全檢查,加強庫區管理和廢舊放射源的收貯,全面把控放射源安全關口。截至目前,已安全收貯135家單位429枚廢舊放射源,及時消除了輻射安全隱患。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王安德告訴記者:“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目標、新任務。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山東環保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約束性要求和全省環境保護‘13691’工程謀劃,繼續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快解決各類突出環境問題,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努力讓齊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好?!?/p>

為您和您的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平臺的企業咨詢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洮南市| 蒙城县| 华阴市| 明光市| 深水埗区| 郁南县| 青浦区| 买车| 金乡县| 正安县| 平湖市| 陇南市| 扶沟县| 沙河市| 山西省| 麻城市| 平顶山市| 裕民县| 正镶白旗| 临高县| 泸定县| 嘉鱼县| 古田县| 小金县| 安龙县| 茂名市| 昌乐县| 大庆市| 安图县| 延川县| 祁东县| 大庆市| 乌鲁木齐县| 肥西县| 河津市| 凉城县| 余姚市| 商洛市| 大姚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