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們集團的銷售收入是260億元,而2017年上半年就已經達到170億元,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達到429.31%~485.02%。”日前,在山東省聊城市魯西集團廠區,副總經理張金林興奮地對記者說。
企業利潤的高速增長,是魯西集團以環境治理為抓手,環保達標、穩定生產、占得先機,享受環保紅利、提升經濟效益的一種體現。
2017年以來,山東省以中央和省級環保督查為契機,不斷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強力開展“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加快推進燃煤機組(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等重點任務,在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同時,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環保紅利持續釋放,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提升。
強力開展“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7年以來,從中央到部省的密集環保督查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展開,督查范圍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其中包括山東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等7個傳輸通道城市。
為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山東省印發實施《山東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細則》,提出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整治“散亂污”企業等20項重點任務,逐項明確牽頭部門、任務目標和完成時間。
燃煤污染是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為嚴控燃煤污染,山東省把加快推進超低排放作為加強工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重要舉措,提出到2017年年底前,全省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單臺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臺數達到80%左右。
截至目前,山東省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合計249臺、7615萬千瓦。此外,山東省還自我加壓,對全省單機1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和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分別有758臺和962臺完成改造,完成率分別為92.21%和83.87%。
“散亂污”企業點多面廣,大多沒有治理設施,超標排放,污染嚴重,在部分地區已經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為加快清理整頓“散亂污”企業,山東省提出,凡是列入“散亂污”清單的企業,必須按照“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設備、清除產品)標準,于2017年10月底前完成關停取締。省政府對各市“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情況適時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對工作進展快、質量高、成效大的給予表彰,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對排查工作中瞞報漏報,取締工作中弄虛作假、推進不力,以及逾期未完成清理取締工作任務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截至2017年12月1日,山東省17市排查出的“散亂污”企業,已完成整治99.93%。其中,7個傳輸通道城市排查出的“散亂污”企業,已全部完成整治。
在強力治污的同時,山東省不斷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保持高壓態勢。2017年1月~11月,全省環保部門實施處罰環境違法案件40143件,罰款13.15億元;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1322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70件。
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山東全省PM2.5、PM10、NO2、SO2改善明顯。
“取締‘散亂污’企業,規范了經營秩序,為舍得在環保上投入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
在環保工作的倒逼之下,山東省不少地方的經濟指標非但沒有出現大幅下滑,反而呈上升趨勢,很多企業也實現轉型升級,效益越來越好。
2017年,濟南市投資360億元推進濟鋼搬遷工程,年產1200萬噸鋼鐵的濟鋼已于2017年7月初全面停產。同時,濟南市還完成了對東部老工業區54家企業的搬遷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拆除鍋爐323臺。
2017年前三季度,濟南市GDP總量為5211.9億元,經濟同比增速為8.1%。全市固定資產投資3075.2億元,增長16.7%,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增幅繼續位居全省第一位。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正不斷增加,以高耗能行業為代表的低端供給進一步減少,工業發展順利實現了新舊動能的換道轉擋。
魯西集團環保管理部部長楊本華告訴記者:“2017年企業的效益之所以會這么好,一方面是企業果斷抓住機會,提前完成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為后來發展贏得了時間;另一方面是通過取締‘散亂污’企業,規范了經營秩序,為舍得在環保上投入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雖然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期間企業基本處于停產狀態,公司的經營和股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現在看來,我們在環保上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日照市莒縣劉官莊鎮是“江北塑料第一鎮”,2017年7月開始,全鎮260家塑料生產企業停產整頓,393家涉塑個體工商戶和6家造粒公司的172個車間停產整治。劉官莊鎮一邊要求企業按環保要求盡快整改,一邊引導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記者了解到,劉官莊鎮率先通過整改檢測的山東博通塑膠有限公司,購置了國內最先進的戶外涂塑編織布生產設備——雙面淋膜機,生產聚乙烯除草布、涂塑復合無紡布等新型復合材料,這些材料主要用于船舶、碼頭、戶外運動等高端市場,擁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該鎮已有42家涉塑企業完成環保整改,并通過達標驗收恢復生產。首批達標生產的8家企業還獲得了莒縣財政81萬元的環保設備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