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4月,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PM10濃度為1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持續改善已經成為這一區域空氣質量的主旋律。
治理重點明晰,管理日趨精細
工業、燃煤、機動車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但各地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大氣十條”實施近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從“眉毛胡子一把抓”向精細化轉變。
去年,中央安排財政資金7億元左右,啟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專項,組成28個專家組分別赴“2+26”城市開展“一市一策”跟蹤研究,開展精細化來源解析,提出可操作性強的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綜合解決方案和區域總體解決方案,為各地精細化治霾提供了有力支撐。各地也根據自身特點,明晰治理重點。
北京近日發布的最新一輪PM2.5源解析結果表明,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占2/3,而本地大氣PM2.5來源中,機動車等移動源占比最大,達45%。
緊扣當前大氣污染來源和結構的變化,北京把高排放車治理列為重中之重,同時將低排放區由六環路內擴展到全市域,并加快淘汰“國Ⅲ”重型柴油車。
4月20日起,北京實施重型柴油車閉環管理機制,對超標排放車輛均不予辦理進京手續。截至4月底,已辦理萬余件貨運車進京通行證,現場攔截黑名單車輛62輛。
在河北,“散亂污”企業依舊是危害大氣質量的“毒瘤”,斬草難除根、死灰復燃等現象時有發生。迎難而上,才能打拼出更多藍天!按照省委和省政府要求,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動員各地開展再排查、再清理、再整治,要求不留死角、標本兼治,同時疏堵結合、扶治并舉,切實解決這一痼疾。
“天津是一個傳統工業城市,能源結構又偏煤,加上冬季的時候,采暖是剛性需求,所以煤炭清潔化始終是大氣治理的重點任務。”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表示,2017年,天津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清潔取暖年度任務,今年提出要“溫暖”相搭“藍天”,力爭“煤改氣”全部完成。
不僅治理重點明晰、措施推進有序,京津冀大氣環境質量提升目標管理也在邁向精細化。以北京為例,《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已將全年污染物濃度控制指標分解到各區縣,在實施工程減排的同時,向管理要效益,突出精治法治共治。
責任層層落實,嚴格問責絕不含糊
前不久,因為沒有完成冬季確定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山西晉城、陽泉和河北邯鄲這3個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赴京接受生態環境部的約談,所在城市還被同步暫停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
有目標,有考核,就有責任追究,這在最近幾年的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經不是新鮮事。
2017年4月,環境保護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提出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層層傳導壓力。
今年2月底,因轄區內部分塑料企業未落實采暖季錯峰生產要求,違規進行生產,依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河北廊坊市給予負有領導責任的主持文安縣縣委和縣政府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縣長姚運濤同志行政記過處分,這是“量化問責”制度實施后的第一個追責事件。
“梨園鎮高樓金第小區南門西側50米村民活動站存在燒烤行為”“左家莊街道左家莊北里35號東南側多家餐館油煙異味擾民”“盧溝橋鄉北京京源鑫誠餐飲有限公司存在油煙直排”……近日,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為這些“小事兒”約談10個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的主要領導,通報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進一步向基層傳導環保壓力,督促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大氣污染來源復雜多樣,真正管起來確實不易。京津冀大氣治理的歷程不斷證明,只有將壓力傳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藍天保衛戰才能越打越順。
突出聯防聯控,統一減排出效益
北京市民白志明原以為把自己的國Ⅱ車賣到周邊省份,能有更高殘值收益,可一打聽,這樣的車周邊地區都沒地方接了。“賣不出去,我倒挺欣慰,不然這高排放的尾氣可能就從周邊又吹回北京了。”
白志明的經歷是最近幾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一個縮影。2016年4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統一機動車排放“國Ⅴ”標準。這樣的“統一”還有很多。
對“散亂污”集體出拳。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共排查整治涉氣“散亂污”企業6.2萬余家,據估算,對PM2.5濃度下降貢獻率達30%左右。對發現的問題企業,及時清理整頓。這一舉措一方面明顯改善空氣質量,同時從更深層次激活生產要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對小鍋爐堅決說“不”。2017年,“2+26”城市淘汰燃煤小鍋爐5.6萬臺,完成“雙代”394萬戶,共替代散煤1000萬噸左右。在京津保廊建成上萬平方公里的“無煤區”。
對重霾聯手阻擊。目前,區域已實現空氣質量3天準確預報和7天潛勢分析,污染過程預報準確率接近100%,污染級別預報準確率75%以上。據測算,通過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實際空氣質量污染程度均比預測結果降低了1—2個級別。
“實踐證明,加強區域聯防聯控,符合大氣污染傳輸擴散、區域間相互影響的規律,抓住了問題要害,十分有效。”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柴發合表示,雖然區域空氣質量整體有所改善,但排放總量依然較大,形勢依然嚴峻,只有區域共同減排,才能贏得更多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