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山東的海邊開始熱鬧起來了。美麗的海灣、清澈的海水、迤邐的岸線……處處叫人流連。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積極探索人與海洋和諧共處模式,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認識成果和實踐成果。
今年5月召開的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將海洋生態文明擺上更突出的位置:海洋經濟要上大臺階,生態文明更要上大臺階;要像對待生命、保護眼睛一樣,對待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水清、灘凈、岸綠、灣美、島麗”的美麗海洋正在山東加快建設。
環保
發展推進環保 環保促進發展
山東半島最東端桑溝灣與愛倫灣的接合處,幾座金色的海上平臺十分引人注目。這是威海尋山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海洋牧場一景。集團辦公室主任孫保通將平臺中央一處圍攏起來的水區指給記者看:清澈的水面下,一幅“海洋森林”圖景躍然眼前,上層掛繩養殖裙帶菜,中層吊籠里是扇貝一類,底層則散養著海參、鮑魚等。
海洋牧場,即利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在海上“造田”,像放牧牛羊一樣在海上“牧魚”。作為由山東引領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它為自古“靠海吃海”的漁業傳統賦予了新內涵:靠海吃海,先要養海護海。
多年來山東海洋生產總值保持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對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無疑是重要支撐,近岸養殖、捕撈一度被形象地稱為“撈金撈銀”。但超常規增加養殖密度、過度捕撈加上近海污染等,到本世紀初,這片海域的漁業資源曾一度枯竭:工具先進了,魚卻打不到了。感受著這一實實在在的產業發展之殤,山東痛定思痛,從漁業生產方式這一源頭展開治理:率先在全國啟動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清理沿岸城區海水養殖,壓縮近海捕撈,發展遠洋捕撈,構建生態優先的海洋牧場模式,海洋漁業逐漸從“獵捕型”向“農牧化”轉變。
最新數據顯示,山東省級及以上財政扶持的海洋牧場建設項目已達118處,“有了生態,好了效益”效果顯著。在尋山長青海洋牧場,“貝、藻、參、螺”立體養殖,實現完整的生物鏈構建和海域自我凈化。“按林業使用碳計量標準計算,現有藻類、貝類及魚礁等每年對減少二氧化碳的貢獻相當于造林12萬公頃左右。”孫保通介紹。而漁獲物統計記錄則反映,漁獲量相比十年前能增加50%以上。
這一轉變還促成漁業發展與休閑、文化、旅游、裝備制造等融合。5月5日,國內首座“深海漁場”深藍1號在青島建成交付,開創了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一個周期產值可達1億元。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山東海洋牧場綜合產值達到183億余元,帶動社會就業上萬人,一大批漁民、養殖戶轉產服務業。
天行有常,大海有道。多年“負重”前行后,山東正加速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以實現動能轉換。重新審視大海、讀懂大海的山東,也正在這方面收獲海洋以其特有方式給予的“饋贈”。
海洋環保產業加速成長,一些科研成果為山東乃至中國引領世界海洋可持續發展樹立起良好范例。2015年底至2016年初,智利沿海暴發大規模有害藻華,給三文魚、貝類等養殖帶來毀滅性打擊。今年3月,在智利重要養殖區蒙特港近海的Chilota號船上,由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華技術成功進行現場實施和應用示范,成為我國為數不多走出國門的環保技術。
“一端帶動兗礦等企業從原土開采轉向更高附加值的產品,一端帶動環保設備生產。”據團隊成員、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宋秀賢介紹,以智利及前期近海核電項目應用為啟發,研究所正加快推動這項技術更大范圍的產業化應用。
利用海洋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一些企業獲得打拼高端市場的競爭力。青島近海前哨,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兩艘滸苔海上移動處置平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前人們談‘滸’色變,現在則能從資源化利用中受益。”董事長單俊偉表示,企業以滸苔為原料研發的雙藻糖肽等海藻生物刺激素市場價格達20萬元,是資本追逐的熱門對象。
生態
攥緊生態本錢 還海洋以蔚藍
5月初,一則“鯨魚群亮相長島海域”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畫面中,體長超過十米以上的鯨魚浩浩蕩蕩從海面穿過,濺起高高的浪花,場面壯觀。
長島水產研究所所長孫海林介紹,鯨群集結在此或與時下鲅魚回游渤海繁殖有關,同時說明,長島及附近海域生態得到較高程度的恢復。
我省海域的海洋生態保護區、敏感生態區、自然岸線、星羅棋布的海島等,是海洋生態安全的核心區域。當山東開始審視如何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海洋優勢,首先發現的是這些區域許多歷史欠賬待補。去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省委就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力度多次提出要求;不久前召開的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強調要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推動海洋綠色低碳發展、海洋環境突出問題解決、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海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完善。
以往長島上的風車每轉一圈,附近居民心里便“咯噔”一下。去年底,分布于長島4處島嶼的80臺陸域風機全被拆除,山丘恢復了以往連綿寂靜的清秀風貌。長島縣經信局局長高宏偉介紹,這僅是長島“鐵腕”實施“山海林岸灘”一體化全域生態保育中的一項措施。具體來說,山上,全域80臺風機全部拆除;陸上,逐步禁止外來旅游車輛進島,逐步壓減并完全禁止島內燃油機動車;岸上,再拆除岸灘育保苗大棚和整治岸線21公里;海上,制定實施近岸養殖“騰遷退出”計劃,三年內實現全域95%以上海水達一類標準。
通過劃定保護區、示范區等,山東對生態脆弱區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措施,有效涵養海洋生態資源。目前,山東共建有省級及以上海洋保護區38處,創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5個、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10個。
近岸海域是當前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最集中的區域。山東積極推動日照、威海、青島、煙臺四市入選全國“藍色海灣”工程,城市數量和獲得中央獎勵資金數額均居全國第一,做到實施一個項目,成為一個亮點,建成一個景觀。
威海濱海新區的逍遙港,一度泥沙淤積、水質惡化。2016年11月啟動整治修復,一年多后的2018年5月,記者在現場看到的是由整潔海灣、清澈海水繪出的寫意圖。據介紹,整治過程也處處體現著“生態”理念:清理出的沙子運往對面海岸,用于沙灘整治和海水浴場建設,一舉兩得。威海海洋與漁業局環保科科長劉鵬透露,目前該區域海水水質已達二類標準,納潮量增加110%,恢復生態濕地、綠地近千畝。
“不僅是恢復原有功能和景觀。”青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指揮部副主任朱科表示,整治修復還注重與公眾親海游海結合來進行功能提升。青島金沙灘東側600多米的岸線上原先分布了一些別墅型酒店,想親海,人們只能繞道。借助“藍色海灣”工程,指揮部被賦予等同于功能區的權力,協調土地、規劃等部門,最終該項目成功遷移,取而代之的是生態廊道。
因實施進展快,目前我省已有部分城市獎補資金全額下達。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我省在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等方面共安排省級資金18.92億元、爭取中央補助資金12.81億元,實施項目350多個。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熟悉海洋環保的人有這句口頭禪。一個悲哀的現實是,海納百川的同時也是個“納萬污”的過程。去年環保部發布的海水浴場水質檢測報告,山東參與檢測的7家海水浴場全部合格。去年中發布的《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也顯示,山東近海水質良好,排名全國第三。
近年來,山東相繼以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江河、陸源入海污染物基礎情況調查實施方案為抓手,對全省入海排污口進行“體檢”,有序推進流域治污。到去年底,198個黑臭水體整治完成率達91.9%;需封堵的非法設置入河排污口2120個已全部完成。
抓控源截污的同時,濱海水體自凈能力得到有效恢復。不久前省政府發布《關于第二屆山東省專利獎勵的通報》,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一種濱海黑臭河道的水質原位修復系統”被授予一等獎,填補了國內濱海黑臭水體治理方面的專利空白。
制度
創新制度建設 堅定陸海統籌
古代中國的海洋觀念,萌芽于對“行舟楫之便”“興漁鹽之利”等經濟屬性的認識,并隨著生產與航海技術發展不斷深化。“海洋強國”戰略,重新認識、審視海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做出“海洋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角色更加顯著”的重要論斷。能否守住生態底線,保住藍色國土,事關長遠可持續發展,事關生態安全全局。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更要求山東深刻實踐“保護海洋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海洋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應指出,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還比較缺少可供借鑒的現成經驗,唯有大膽創新,迎難而上。今年初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山東是唯一一個從全省層面就生態保護進行經驗分享的,海洋生態文明制度創新至為關鍵。
隨著海洋開發力度加大,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等正持續升溫。我省首創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引導企業理性、集約節約用海,海洋生態損失補償資金作為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納入省級預算管理,優先用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相關工作。截至2017年底,山東共征收海洋生態損失補償費10.41億元,全部投入受損海洋生態環境的整治和修復。各地在此基礎上探索“集中集約用海方式”,為保證自然岸線保有率,威海先后取消總投資過百億元的2個造船、1個石化項目,節約自然岸線5000多米。
率先劃定全海域海洋生態紅線,體現了山東“以海定陸”的決心。山東率先劃定全海域海洋生態紅線,共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區224個。省海洋與漁業廳環保處副處長吳泓洋提到,我省為海洋生態紅線明確相關管控措施:禁止開發區實施各種與保護無關的工程建設活動,實施嚴格的限批政策,實施嚴格的水質控制指標,實施可行的整治修復措施。
保護海洋,首要問題是處理好與陸地的關系。去年開始,一件徹底改變山東海洋生態治理格局的大事在全省加速推開——將海洋與陸域“打包”為綜合體,對海陸空間、資源、環境、發展等進行統籌協調。
立夏時節,青島市即墨路街道辦“灣長”制辦公室負責人郭春安的身影顯得有些忙碌,他是來小港碼頭巡灣的。青島洪棟保潔公司經理閆士可告訴他,今天兩次打撈作業已進行完畢,灣面已無漂浮物。
“自去年成為試點,百余名‘灣長’走馬上任,青島大大小小49個海灣實現全覆蓋。”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生態環境保護處副處長潘振球說,根據青島《關于推行灣長制加強海灣管理保護的方案》,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時擔任全市總河長、總“灣長”的市、區、鎮三級“灣長”體系,形成海、陸、河系統治理合力。據了解,受統籌思路啟發,煙臺等一些地區還在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建立漁港“港長”負責制,進一步織密治理大網。
海陸統籌,還要求陸域產業發展以海洋環保為基礎。山東高端化工發展布局中,東營港口條件良好,具備打造一流高端石化基地的條件。記者在這里看到,臨港石化企業工藝升級改造處處體現環保法則。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亞通石化生產廠區,實時氮氧化物在線數據顯示僅為36.1mg/m3,遠低于目前100mg/m3的國家標準。據介紹,化工項目想“進門”至少得過投資促進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聯審小組三道關卡。“要符合產業鏈規劃,要安全環保。”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負責人劉愛民說。
去年12月,山東省委成立省海洋發展戰略規劃領導小組,省委書記劉家義親自擔任組長,省長龔正等省領導任副組長,涉海部門單位和沿海各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并下設辦公室。統籌海洋工作的規格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創造出更有利的條件。
以前闖海靠勇氣,現在護海靠智慧。如同醫生診病,對海洋的分析監測是提高海洋環保科學性的前提。在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環境微分析與監測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令新告訴記者,過去只能對海洋進行水文、氣象、潮汐等物理監測,而如今,營養鹽、葉綠素、溶氧等生化監測短板不斷補齊,海洋變得更加可感受、可預報,人們也能更及時地采取針對性的修復手段了。
數據顯示,目前全省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人員達300多名,省級海洋環境監測經費每年穩定在1500萬元左右。海洋預報減災機構初步建成了省、市和重點縣三級預報減災業務體系,全省海洋預報減災機構達21個。“山東在海洋監測方面已具備了‘領跑’的能力。”陳令新表示。